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突破:法治护航,迈向更高能级

元描述: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迎來新突破!新修订的《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》正式发布,将为上海金融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,助力其迈向更高能级。本文深入解析条例内容,探讨其对金融体系建设、改革开放、服务实体经济、监管协同等方面的重大意义。

吸引人的段落:

上海,这座充满活力与梦想的城市,正以雄心勃勃的步伐迈向全球金融中心之巅。为了更好地引领金融发展,促进经济繁荣,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。8月23日,新修订的《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》(简称《条例》)正式发布,标志着这座城市在法治护航下,朝着更高能级迈进。

此次修订并非简单的修补,而是对《条例》进行了全面的升级,新增了多项关键内容,涵盖金融体系建设、改革开放、服务实体经济、监管协同与风险防范化解、金融人才环境建设、金融营商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。这不仅是一次重要的立法成果,更是一份对上海未来金融发展的承诺。

本文将深入解析新修订的《条例》,探究其具体内容和深远意义,并结合专家解读,为您揭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未来蓝图。

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:法治保障新篇章

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:十五年砥砺前行

金融,是国民经济的“血液”,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为了更好地推动上海金融业发展,提升国际竞争力,2009年,《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》正式发布。自此,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入了一个新阶段。

十五年间,上海金融市场蓬勃发展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:

  •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: 从2009年的251万亿元,增长至2023年的3373.6万亿元,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
  • 金融机构集聚效应显著: 持牌金融机构数量从2009年末的986家增加到2023年末的1771家,成为全球金融机构的“聚集地”。
  • 金融人才队伍不断壮大: 从业人员规模已接近50万人,为上海金融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。
  • 金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: 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,为上海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新修订《条例》: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

面对新时代、新形势,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。为了更好地适应发展形势,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,新修订的《条例》应运而生。

新修订《条例》的出台,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,将对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:

  • 提供坚实法治保障: 《条例》的修订,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全面提升能级的重要举措,将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。
  • 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: 通过发挥法治对上海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、规范和保障作用,将推动金融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、新提升。
  • 助力上海更好地服务金融强国建设: 新修订的《条例》将为上海更好服务金融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,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。

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:新突破新征程

金融体系建设:打造更加完善的金融生态

此次新修订的《条例》在金融体系建设方面,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要求:

  •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: 推动金融市场有序联动,丰富金融领域“上海价格”“上海指数”指标体系,培育人民币资产定价基准。
  • 完善金融机构体系: 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发展,鼓励在沪设立功能性总部、分支机构专业子公司和专营机构,推动完善机构定位、创新组织形式、优化差异化发展路径。
  • 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: 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,发展期货和衍生品,应用区块链等技术,推动在沪新设金融基础设施,支持在沪金融基础设施提升功能,推动境内外互联互通。

其中,重点打造人民币资产定价基准至关重要,将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,增强上海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。

深化金融改革开放: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球资源配置功能

新修订的《条例》更加注重深化金融改革开放,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球资源配置功能:

  • 深化金融改革: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,深化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,高水平建设科创板,优化科创板发行承销、股债融资、并购重组、市场交易、股权激励、退市监管等制度。
  • 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: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,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在大宗商品、跨境电商、航运服务、国际投融资等领域使用人民币,增强人民币计价、支付、结算、交易、投融资功能。
  • 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: 深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,同时深化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。

新修订的《条例》还明确探索制定金融机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措施,这将为推动企业“走出去”、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。

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:金融活水滋养实体经济

新修订的《条例》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,加大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金融支持,围绕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提出了具体措施:

  • 推动科技金融发展: 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和临港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,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。
  • 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发展: 建设绿色金融服务平台,培育绿色金融认证机构,协同发展金融市场和碳市场。
  • 支持普惠金融发展: 深化普惠金融数字化平台应用,发展供应链金融。
  • 配合健全养老金融体系: 适应快速增长的养老服务金融需求。
  • 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: 在沪建设金融科技基础设施、重点机构和创新平台,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。

新修订的《条例》强调数据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作用,积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,这将为上海金融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增强金融监管有效性:筑牢金融安全的“防火墙”

为了维护金融安全,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新修订的《条例》在金融监管方面提出了多项措施:

  • 建立地方金融工作协调机制: 加强与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及其在沪机构的监管合作、风险研判和处置协同等。
  • 依托金融稳定协调联席会议机制: 开展常态化风险处置和风险处置评估,维护区域金融稳定。
  • 增强防控工作的预见性: 建设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金融市场快速应对机制,建立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体系,预防、处置金融突发事件。
  • 增强风险处置的精准性: 打击非法金融活动,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。

新修订的《条例》还加强金融人才环境建设和金融营商环境建设,为上海金融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。

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:未来可期

新修订的《条例》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,标志着上海金融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。

未来,上海将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制度型开放的主线,着力补短板、探新路、试制度,在2025年实现国际金融中心能级的显著提升,并在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道路上阔步向前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1. 新修订的《条例》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什么关系?

新修订的《条例》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法治保障,将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持,推动其迈向更高能级。

2. 新修订的《条例》有哪些主要内容?

新修订的《条例》涵盖金融体系建设、改革开放、服务实体经济、监管协同与风险防范化解、金融人才环境建设、金融营商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,为上海金融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导。

3. 新修订的《条例》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何意义?

新修订的《条例》提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,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在大宗商品、跨境电商、航运服务、国际投融资等领域使用人民币,将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,增强上海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。

4. 新修订的《条例》如何支持科技金融发展?

新修订的《条例》提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和临港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,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,将推动科技金融发展,促进科技创新,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。

5. 新修订的《条例》如何维护金融安全?

新修订的《条例》提出建立地方金融工作协调机制,加强监管合作、风险研判和处置协同等,并建设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金融市场快速应对机制,将有效维护金融安全,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。

6.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未来发展趋势如何?

未来,上海将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制度型开放的主线,着力补短板、探新路、试制度,在2025年实现国际金融中心能级的显著提升,并在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道路上阔步向前。

结论

新修订的《条例》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,标志着上海金融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。未来,上海将以法治为保障,以改革为动力,以创新为引擎,不断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,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。